查看原文
其他

良渚古城,5000年前的“超级工程”

刘斌 三联书店三联书情 2020-08-21

微信ID:sanlianshutong

『生活需要读书和新知』


距今5300-4300年的良渚文明是中国到目前为止最具说服力的文明证据之一。尤其是2007年以来发现的良渚古城,使世人对此前以玉器著称的良渚文化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认识。从规模、社会等级、生产力的发展,到农业和城市规划等方面,都可见出其社会发展程度已不亚于古埃及、西亚以及印度河流域的文明,这表明当时已进入国家社会、文明社会。2019年,良渚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本期三联直播间,我们有幸邀请到良渚古城发现者、良渚古城考古主持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斌老师带领大家通过网络直播云游良渚博物院。刘斌老师将在导览过程中,结合自己亲身经历的30多年来良渚文化遗址野外考古工作,讲述了良渚文化发现的重要历程、良渚古城的发掘过程以及良渚文化遗址如何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
【直播时间】2020年6月6日14:30-16:00【直播平台】
三联书店三联书情抖音号(ID:sanlianshutong)
三联书店三联书情快手号(ID:sanlianshutong)
京东直播
【观看方式】
抖音或快手,打开App在搜索栏输入“三联书店三联书情”或“sanlianshutong”
即可找到我们,点击进入关注,直播见!
京东直播,识别文中二维码进入直播


▼ 更多活动详情见文末
*文章节选自《了不起的文明现场:跟着一线考古队长穿越历史》(三联书店2020-7)“第一讲 良渚:5000年前的神秘古国”。文章版权所有,转载请在文末留言

良渚古城美人地遗址河岸


良渚古城,5000年前的“超级工程”

文 | 刘斌

我们常常说中华5000年文明,但大部分人可能不了解什么是文明。在考古的概念里,文明实际上是指国家起源。实际上,中国史书的记载从夏代的纪年开始到现在只有4100年,而国际上认可的、有实证的中华文明,大概只被承认到3600多年前的商代殷墟。

人类的发展在全球具有共性和同时性。人类发展的起源到今天有300多万年的历史,在距今1万年左右的时候,进入到了新石器时代,定居与农业产生。在此之前的299万年,人类社会与黑猩猩的世界或者我们知道的大猩猩世界有点类似,是一个纯粹的原始社会,在考古上称为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的1万年,人类迈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在距今5000年左右的时候,进入了文明社会,例如我们知道的埃及、西亚、印度等都是在这一时期进入了国家社会。

中国号称5000年文明古国,那怎样才能证明我们的国家也在距今5000年左右进入了国家社会?只有考古的实证才能得到国际学术界的认可。

良渚是中国到目前为止发现的最具说服力的文明之一。从规模、社会等级、生产力的发展,到农业和城市的规划等方面,都能证明其社会发展程度已不亚于古埃及,不亚于西亚以及印度河流域的文明。这些年的考古,已经证明良渚已进入了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社会。

(双击图片可放大)


良渚文化主要分布于长江下游的太湖流域,它的年代距今有5300年到4100年,是新石器晚期一个非常重要的考古学文化。我们在考古表述上常讲良渚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晚期非常重要、非常发达的考古学文化,这容易给人造成一个误解——新石器时代是一个比较落后、原始的社会。所以我现在给别人讲解时,常会说良渚文化的时期与古埃及是同期,首先告诉他一个时间概念,古埃及是一个参照系,这是大多数人知道的一个很发达的文明,它存在的年代与良渚文化基本上是同一时期,处于距今5000多年到4000多年的这1000年间。

以前,随着考古的发展,根据西方总结的标准,国家的产生以及文明的产生有几大要素,比方说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出现、金属的出现。这些标准用来衡量我们国家的起源和中国文明,不太合适。因为标准是人制定的,目的是为了证明社会的发达程度已经达到具有国家组织形态的水平。良渚文化虽然没有金属、没有明确的文字,但是其大型的工程、社会等级的分化、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以及玉器反映出的统一信仰,足以证明它的社会发展水平绝不亚于古埃及、两河流域及印度河流域的文明。

……


良渚古城和水坝工程的发现


2007年,我们确认发现了良渚古城,古城南北约有1900米,东西有1700米,它的面积大概有3平方公里。大型工程的背后是社会的发达。2007年发现良渚古城之后,十多年来,我们的考古工作从未间断。对良渚区域内的100平方公里,都做了比较详细的调查,并对这100平方公里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从2009年发现第一条良渚水坝(距离良渚古城外围大概有8公里),一直到2015年,总共确认了11条水坝,这11条水坝在良渚古城的西北部,最远的水坝离良渚古城有十几公里远。这个大型水利工程比传说中的大禹治水还要早1000年,也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早、规模最大的水利系统。

11条水坝,组成了大约14平方公里的一个库区——一个湖。另有一条5公里长的堤坝,将水引到良渚古城的北边。这说明了当时强大而且周密的规划能力,以及对城市建设严谨的规划设计。

(双击片可放大)

现在,良渚古城的总工程量已经比较清楚了。它的城市布局非常符合中国古代都城的形制,就像后代的北京城。其建筑的核心地区是一个高台,也就是良渚的宫殿所在地。主要宫殿区的范围是一个630×450米、面积约30万平方米、十几米高的人工堆筑高台。随着不断地发现,我们也知道上面的宫殿应该非常大,并在边上发现了当年留下来的、长度14~17米的大木头,所以良渚的宫殿一定也非常大。宫殿区的外围是它的内城,内城有3平方公里。3平方公里的概念是多少?以故宫来做比较,3平方公里就是4个故宫那么大,在远古时期,这是个非常了不起的工程。

良渚古城城墙的宽度在20~150米之间,现在保留下来的高度有4米左右。城墙的一圈约7公里长,由此可以非常精确地算出它的土方量。整个城修建在一个沼泽地上面,先在沼泽地上铺石头,石头都是从远处山上开采来的,然后在石头上堆筑山上的黄色黏土,土也是从山上运来的,所以现在对良渚整个修城的工程量以及修城的过程是比较清楚的。

到2010年,又在它的外围发现了外郭城。良渚古城发展到晚期,城内可能就住不下了,所以逐渐往外发展,于是就在外面圈了一个城圈。外郭城加上内城的面积大约有8平方公里,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城,在当时世界上来看也非常大。如果到现场看,可以清楚感受到,当年将城址选在这个地方,应该是有理念的:正处于两山之间非常居中的位置,从城的中心往南北西三面的山大概都是3公里的样子。

《吕氏春秋》中有明确的记载,建都的理念是“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中之中而立宫”。所以中国后代比较重要的都城、城市,都有一个“以山为郭”的理念,在一个地理单元的中心位置体现“以山为郭”。今天,站在良渚古城的宫殿上,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以山为郭”的理念,一圈都是山,这样一种居中的感觉。当年,城外有好几百米宽的水面,人进来都要经过一个很宽的湖面——想象一下,这里就像水泊梁山,是不是非常有画面感呢?

(双击片可放大)

作为考古者,我们要理解为什么良渚人要选这个地方。良渚的整个文化,就是我们今天理解的一个族群。他们有共同的信仰、共同的器物。良渚文化的核心区在长江三角洲、太湖流域。如果另外一种文化对它来讲是外族,那么北面山东地区的大汶口文化,西面的安徽、江西地区,南面的福建地区,都是另外的文化。杭州余杭这片区域,处于苕溪上游和中游的交接位置,而且在太湖水源主要干流的上面。相对其他族群的地理位置,良渚处在一个大后方,所以没有战争的威胁。

杭州是一个半封闭的盆地,大概有1000平方公里,是非常适宜种植水稻的平原、沼泽地。选择一个地方立都,除了要有交通的条件,也要有自然的条件。从良渚古城沿着苕溪乘船或是竹排到达太湖,大概只有60多公里,可能需要半天或者一天的时间。太湖相当于今天的一个交通枢纽,可以四通八达。太湖的北岸是苏州、无锡地区,也是良渚的核心区,东面是嘉兴、上海地区,所以是一个交通便利的地方。而自然条件在于,它有一个发展农业的平原,又有很大的山地可以提供矿物、木材、动植物的资源。同时距离其他外族比较远,具有一定安全性。

今天认识良渚文化,不仅仅是对其文化面貌的认识,还要认识整个区域性的架构。在良渚古城的外围,水利系统距它的上游有十几公里。整个水利系统与古城的范围,我们在地图上算有100多平方公里。当年在规划城市的时候,对这100多平方公里进行了统一的规划设计,这在5000年前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工程。

从古城一直到水坝,所有大型土台、大型工程的总土石方量经过测算大概有1000多万立方。1000多万立方是一个非常浩大的工程,埃及最大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大概是300万立方。对于1000多万立方,假设三个人一天能够完成1方土石方,那么就需要3000多万个工。在古代,一个人从远距离把土和石头搬过来,一天可能完不成1方。如果设想三个人可以完成,那么我们可以算出这1000多万方大概需要多少天。这样的一个大型工程,再加之城市规划设计、墓葬等级、农业的发达程度,才能得到世界考古界学术界的公认——它已经达到成熟的国家阶段、国家文明阶段了。

人类社会的发展很有意思。5000年前,人类社会处在一个半神话状态,古人做着现在看起来很傻但又十分超级的工程——金字塔、良渚古城、水坝都是在那个年代出现的。那个年代,人类还生活在一种“神化”状态中,会把王当作神一样来敬奉。

良渚古城的修建材料——草裹泥


现在我们很难计算宫殿所用木头的工量,光是土石方量就非常大了。土石方的组织修建,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社会组织,是做不成的。从城来讲,在中国考古中被叫作“城”的有很多,最早到七八千年前,如一个小村庄的围墙。但良渚的城已经达到了国家级,一般小规模的社会组织完不成这么大的工程量。

良渚堆筑的大型土台、水坝,都用了一种非常巧妙的方式,就是草裹泥。原先我们一直不明白如何做这么大的工程。现在我们挖土都是雇老乡,用土箕挑土,非常慢,后来发现老乡用了一种草裹泥,我们突然就明白良渚人是如何做工程的了。草裹泥首先解决了工作流程的问题,就像后来的土坯和砖,可以分工协作;如果用土箕挑,你就要现挖,但通过现挖来做特大工程肯定不行。

对于草裹泥,现在知道的是,有一些人专门加工做草包,大概三四十厘米长、十几厘米厚。他们会先用木锹切一块泥,然后用从沼泽地里割来的茅草芦苇等,把它捆扎起来。整个的分工协作是,一部分人在各地或是很远的地方加工草包,一部分人负责运输,运到后,一部分人往上摞。这样来讲,主要是人海战术,工程进展会非常快。例如“大跃进”时期修水库、挖河,从老照片上看都是上万人的大会战,不用挑而是用人来传递。

左:草裹泥分区情况
右:草裹泥现场保护

良渚古城堆筑的草裹泥往往是一个大的区块,就像现在的写字台,大概两三个立方的一部分。弄开后呈现出泥的颜色是不一样的,这证明它是取自不同地方的泥。我们还可以推断大概是一个船运过来的,这能够帮忙理解这样大型工程的运输与垒筑是如何组织实施的。

现在的考古不是推测性或猜测性的,要做到比较科学的理解。很多人猜测这么大的工程可能要做好多年,但挖出的城墙和水坝等虽都堆了几十米高,却没有经过很长时间,中间没有间隔——在考古上,如果堆到一定的高度,然后停掉,隔两个月或一年再堆,那么中间会有一个间隔层,并且能够看出来。通过考古的剖面,可以知道良渚的城墙水坝是一次性堆上来的,这肯定是用了人海战术,组织了大量的人。而为保障大量人群的生活,背后必然有更多的人来做保障工作。即使没有金属、没有文字,由此也可以知道,良渚社会已经具备了国家形态的组织能力,不然怎么可能实施如此规模宏大的工程!

良渚农业的发展——碳化稻米


良渚的农业非常发达,石犁、石镰刀与现在没什么区别。在此之前,我们曾对长江下游的稻作农业马家浜文化进行考察,发现大约7000年前时,有非常小块的稻田。2010年,在临平的茅山遗址发现了面积比较大的稻田,经过考古发掘才知道大概有今天80亩地这么大。还发现了好多条田埂,它的田埂做得非常考究,是用红土铺的,每一条田埂之间的宽度大概有20米,田埂长约100米。

2010年,在良渚古城宫殿区的东坡,发现了一个灰坑。考古学上的灰坑,就是倒垃圾的坑,坑里面都是被烧过的稻米,不同于一般的碳化,应该是没烧透就变炭了,坑里边的稻米大概有2万~3万斤这么多。现在的考古借用了很多科技手段,给这些稻米做同位素分析,发现它们的来源应该不是一个地方。2017年,在宫殿区南面的一个高地上又发现了被烧过的、碳化的稻米,这个区域的周边都是水面,也符合古代粮仓的设计。它的范围大概有5000多平方米,底下被烧过的稻米堆积厚度有60厘米左右。

经过测算,我们用千粒重——就是1000粒稻米的重量——来定量分析。通过钻探每立方厘米或立方米并测算稻米数,推算得出这个区域内被烧毁的稻米大概有20万公斤。除了烧过的稻米,还有稻草、木头、捆绑绳子的痕迹,所以它应该是一个粮仓。一个文明的发展肯定要有经济基础,这里的粮仓证明了良渚已拥有非常发达的农业。

(双击片可放大)

另外,在良渚古城内的河里发现了大量的猪骨头,当时人主要养猪,吃猪肉。再之前的河姆渡人可能主要吃鹿一类的动物。除了水稻,我们还知道了当时的环境和植被,与现在差不了太多。还有水果,比方说桃子、李子、杏、菱角等,有很多可以吃的东西,但在良渚就是没有发现小米。

整个长江流域以及长江以南,都以水稻为农业基础。黄河流域及黄河以北,包括今天的辽河流域、红山文化等都是以小米和黍(中国古代的五谷)为主。江南地区主要以稻米、水稻为主要的农业支撑。

良渚古城消失之谜


2010年,我们在距离良渚古城东面大概30公里、现余杭区所在的茅山遗址发现了小山边上的村庄,村庄前面有良渚的稻田。良渚后期,距今4100年左右,确实有像史书上记载的洪水发生,整个杭州地区都被淹没了。洪水的发生有可能是厄尔尼诺现象引发的。

在那个时候,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影响了整个北半球,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民族都有关于洪水的传说。除了暴雨成灾,还有钱塘潮,钱塘潮涌进来之后,水出不去。因此杭州这个1000平方公里的盆地在当时就被洪水淹掉了,中间一两千年都没有人居住。这也是直到今天良渚古城、良渚遗址能够保存完好的原因之一。

岗公岭被取土破坏的剖面


在现在的稻田挖下去,大概有1~2米都是洪泛层。洪泛层里面的沙子是从上游的山沟里来的,还是钱塘潮涌一并带进来的呢?我们和南京大学地质系合作对沙子进行了测验,然后对比分析,发现大部分沙子来自于长江口,也就是长江三角洲长江口带下来的泥沙,经过钱塘潮涌进来,然后淹没了整个地区。这也是后来良渚古城消失,而史书上没有记载的一个原因。一个这么发达的文明突然就消失了。

━━━━━



了不起的文明现场(之一)

中华文明五千年的考古证据

——考古队长带你“云”游良渚博物院


【形式】
良渚博物院导览(云直播)
【导览嘉宾】
刘斌(良渚古城发现者、良渚古城考古主持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
【主办】
首都图书馆、良渚博物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三联生活周刊、三联中读、人民网文娱部

【直播时间】
2020年6月6日14:30-16:00
【直播平台】
三联书店三联书情抖音号(ID:sanlianshutong)
三联书店三联书情快手号(ID:sanlianshutong)
京东直播
【观看方式】
抖音或快手,打开App在搜索栏输入“三联书店三联书情”或“sanlianshutong”
即可找到我们,点击进入关注,直播见!
京东直播,识别文中二维码进入直播


我们常说中华5000年文明,但大部分人可能不了解什么是文明。在考古的概念里,文明是指国家起源。史书记载的纪年从夏代开始到现在只有4100 年,而国际学术界认为的中华文明,大概只被承认到距今3500年前后的殷商时期。

距今5300-4300年的良渚文明是中国到目前为止最具说服力的文明证据之一。尤其是2007年以来发现的良渚古城,使世人对此前以玉器著称的良渚文化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认识。从规模、社会等级、生产力的发展,到农业和城市规划等方面,都可见出其社会发展程度已不亚于古埃及、西亚以及印度河流域的文明,这表明当时已进入国家社会、文明社会。2019年,良渚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中华文明起源“满天星斗”,良渚只是距今5500 年左右在中华大地上众多区域各自发展起来的文明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例,与周边文明充满互动。尽管它延续千年后突然神秘消失了,但中国历史和文化不曾断灭,良渚文化经过几千年的演变,最终融入大的中华文化之中。从良渚文化,亦可看到中华文明从多元走向一体的过程。

此次活动,我们有幸邀请到良渚古城发现者、良渚古城考古主持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斌老师带领大家通过网络直播云游良渚博物院。刘斌老师将在导览过程中,结合自己亲身经历的30多年来良渚文化遗址野外考古工作,讲述了良渚文化发现的重要历程、良渚古城的发掘过程以及良渚文化遗址如何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

|推|荐|阅|读|

了不起的文明现场:跟着一线考古队长穿越历史
李零 刘斌 许宏 唐际根 高大伦 伊弟利斯·阿不都热苏勒 段清波 杨军 刘瑞 崔勇  樊锦诗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0-5
ISBN: 9787108067968 定价: 88.00元

“上下五千年”早已刻入每一位中国人的基因,而考古学让我们看到另一个与古籍文献所载的中国相似又不同的华夏,也许难说二者谁更“真实”,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所能见到的中华文明景观,得益于考古学的襄助,已经殊为精彩,蔚为大观。20世纪的考古发现在极大程度上丰富了我们对于中国历史的认知,改变了世界对中国文明的基本看法。


全书从中国的重大考古发现中遴选出十个独具代表性的考古遗址——新石器时代的良渚古城、堪称最早的“中国”的二里头遗址、商代晚期的安阳殷墟、拨开古蜀迷雾的广汉三星堆、见证中西文明交流的小河墓地、秦始皇陵、汉代海昏侯墓、汉唐长安城、宋代沉船南海I号、敦煌莫高窟,分别由十位负责一线勘探的考古人——刘斌、许宏、唐际根、高大伦、伊弟利斯•阿不都热苏勒、段清波、杨军、刘瑞、崔勇、樊锦诗,以亲历者的角度为公众揭开考古探掘的面纱,带领读者来到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现场,讲述中国十个重大考古发现的发掘经历、前沿进展以及文明背后的故事。这一个个现场如同“时间胶囊”,展现了中国各阶段的社会生活与文化风貌,提供了独立于文献之外的历史信息,给予我们另一种观察中国文明的视角。


书中图文并茂,尽可能将考古报告中的位置示意图、平剖面图以及出土的重要文物结合起来,为读者还原一个现场的原境,并提供背景知识、发现过程、延伸阅读、博物馆展品等信息,将专深的考古报告、学术研究转化为面向普通读者的知识读物,可供对历史、考古有兴趣,以及有意参观遗址博物馆的读者阅读。

━━━━━


▲ 点击图片阅读  三联书讯 | 2020年5月



—END—

欢迎点“在看”分享转发到朋友圈



----

生活需要读书和新知

----

ID:sanlianshutong

▲长按二维码即可订阅

----

▲回复好文,阅读更多专题文章

▲回复听课,了解书店里的大学公开课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购买三联图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